战斗在9月29日打响,第二纵队坚守龙固集,成功拖住了第五军,而胡琏果然孤军深入,带着整编十一师抵达张凤集。解放军迅速展开反击,围成了三面包围。接下来的三天三夜,双方在张凤集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。解放军第七纵队率先突破敌人防线,将胡琏的第三十二团困在村落中,猛攻不止。
不过,胡琏并非易于对付之人。尽管整编十一师被围困,他的部队装备精良,战术高超,火力强大。解放军的几次进攻都被强烈的火力所击退。7日,刘伯承下令全线加大攻击力度,第七纵队终于突破了敌军的防线,重创第三十二团。但就在解放军准备合围主力时,胡琏凭借高超的战术素养和冷静判断,迅速决定收缩防线,并指挥部队拼死突围。
与此同时,邱清泉的第五军正向东逼近,企图与胡琏会合,情况变得更加复杂。刘伯承见状,立即果断下令停止进攻,避免陷入第五军的夹击。尽管胡琏损失了大量兵力,但最终他依旧带着残部成功突围,逃脱了这次围剿。
1948年春,解放军已在中原战场占据绝对优势。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发起豫西战役,目标是占领南阳以西的邓县、镇平、内乡和淅川四县,进一步巩固中原根据地。然而,蒋介石怎会让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轻易失手?他命令胡琏率领第十八军,从驻马店出发,迅速向南阳推进,试图扭转战局。
解放军获得情报后,刘伯承决定抓住这一机会,在驻马店西部和南阳之间设伏,准备围歼胡琏。此次,他汲取了之前张凤集战役的教训,特意选择了山区狭窄的路段设伏,等待胡琏的大部队进入包围圈后,立即发动总攻,一举消灭这只“狐狸”。
然而,胡琏依旧不愧为“狐狸”。他一方面命令部队继续推进,一方面又在驻马店附近大肆征粮征夫,制造出主力即将行动的假象。解放军误以为胡琏的主力已经进入伏击圈,结果等了两天,却发现胡琏的主力根本没有动弹。刘伯承的“猎狐计划”再度失误,错失了围剿的良机。
6月18日,胡琏北上准备支援开封,刚到上蔡附近,便遭到华野十纵的拦截,双方在上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经过连续的苦战,十纵终于将整编第十一师困住,刘伯承得知情况后,立即命令第一、第三纵队从两翼包抄,准备围歼胡琏。然而,胡琏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,迅速意识到局势不妙,决定后撤,指挥部队进入上蔡县城,并与其他国民党部队形成相互支援的防线,避免被包围。
刘伯承再次错失了绝佳的机会,感叹道:“这只狐狸,真是又溜掉了!”
1948年冬,淮海战役的决战阶段开始了,胡琏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,负责支援黄维兵团,试图解救已被围困的黄百韬部队。11月8日,黄维兵团向徐州进发,试图拯救黄百韬。然而,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已被解放军全歼,黄维兵团也逐步进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。
11月25日,黄维兵团的12万人被解放军七个纵队围困在双堆集。蒋介石急忙派胡琏前去“稳住局势”。胡琏到达前线后,立刻组织起“刺猬战术”,命令部队死守阵地,伺机突围。可此时解放军已收紧了包围圈,胡琏的突围计划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12月10日,解放军发动总攻,黄维兵团崩溃,黄维本人被俘。胡琏看到大势已去,立即带领亲信爬上一辆坦克开始突围,然而,坦克途中因油料耗尽而停滞。胡琏只得下车步行,途中被解放军发现并中枪。身中一枪后,他被卫士紧紧护卫着逃入涡河,借助一条破木船成功逃离,最终逃往台湾。
尽管胡琏屡次凭借机智和勇气逃脱,但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,整编第十一师最终在淮海战役中覆灭,而胡琏也险些丧命于战场。这只“狐狸”,再也没有机会在大陆上横行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