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便一般指积存在肠道内没有排出的粪便,如果积存的比较多,容易胀气、纳差、消化不良。宿便在后期被排出来时,可能与正常大便有轻微的差异,可能会有气味、形状等方面的差异,但具体所含物质与正常大便基本相似。
1、气味:大部分食物的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发生在肠道,肠道可以消化食物,并将无用的食物残渣等,转化为粪便排出,但有时并不能完全排出,导致形成宿便。如果粪便在肠道积存时间较长,就会出现发酵腐败,产生各种异味气体,导致排出时气味较重、较臭;
2、形状:宿便也是经过结肠运动、收缩蠕动和水分的吸收,一般排出时与正常粪便形态相似。但可能由于积存时间越长,随着水分被不断吸收,宿便会变得干硬,导致排便费力。也可能会因肠道蠕动能力不足,导致宿便无法排出,肠道吸收水分能力下降,导致粪便含水量较大,宿便排出时呈糊状;
3、其他:此外,宿便长时间在肠道中留存后,颜色可能相比正常排出的大便颜色要深。
长时间不排宿便,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。主要是由于宿便长期在体内堆积时,宿便中的毒素会被肠黏膜再吸收,可能会引起面部痤疮、斑点、口臭、腹胀等情况。